空压机作为现代工业的“动力心脏”,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安全。忽视日常保养,如同埋下定时炸弹,不仅会导致设备性能骤降、能耗飙升,更可能引发停机事故,造成巨大损失。掌握的日常保养知识,是每一位设备操作与管理人员的必修课。
一、基础保养:每日必做的守护动作
油位检查(油润滑机组):
操作: 在停机状态下(确保系统无压力),通过油位镜或油尺检查润滑油液位。
标准: 液位应保持在油位镜或油尺标识的“MAX”(高)与“MIN”(低)刻度线之间。接近“MIN”线时需及时补充至规定范围。
重要性: 油位过低会导致润滑不足,加剧轴承、转子磨损甚至抱死;油位过高则可能引起油温升高、泡沫化,降低润滑效果和冷却效率。
冷凝水排放:
操作: 打开储气罐、后冷却器、干燥机(若有)及管道低点的排水阀,彻底排净积聚的冷凝水。对于自动排水器,需目视确认其正常工作(听到排水声或看到排水动作)。
时机: 每次停机后或班次交接时进行。在潮湿环境下,应增加排放频率。
重要性: 积水会腐蚀管道、阀门,损坏气动工具和设备;混入压缩空气影响产品质量;冬季可能冻结堵塞管路。
运行参数监控与记录:
关注点: 运行中密切观察并记录关键参数:排气压力、排气温度、运行电流、电压、加载/卸载状态是否正常。
异常处理: 发现参数异常波动(如温度持续升高、压力不稳定、异常噪音/振动)应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隐患后方可重启。
重要性: 运行参数是设备健康状况的“晴雨表”,及早发现异常可避免小故障演变成大事故。
外观清洁与环境检查:
操作: 保持设备表面及周围环境清洁,无油污、灰尘、杂物堆积。确保冷却进气口和排气口畅通无阻。
重要性: 灰尘油污覆盖散热器会严重影响散热效果,导致设备高温运行,缩短寿命甚至引发过热故障;杂物可能卷入运动部件造成危险。
二、进阶维护:周期性保养要点
空气滤清器清洁/更换:
周期: 通常每500-2000工作小时或根据压差指示器(变红时)进行,具体视环境粉尘浓度而定。恶劣环境需缩短周期。
操作: 停机卸压后,拆下滤芯。轻微灰尘可用低压压缩空气从内向外吹净(避免损坏滤材)。若滤芯脏污、破损或达到更换周期,必须更换原厂或同等规格滤芯。
重要性: 堵塞的滤芯会增加进气阻力,导致产气量下降、能耗上升;灰尘进入气缸会加速活塞环、缸套磨损,污染润滑油。
油过滤器更换(油润滑机组):
周期: 严格遵循设备说明书要求(通常运行500小时后更换,之后每2000-4000小时或压差报警时更换)。
操作: 停机卸压后更换。更换时在新滤芯密封圈上涂抹少量清洁润滑油,确保安装到位。更换后需检查油位并补充。
重要性: 失效的油滤无法有效滤除金属磨屑、油泥等杂质,导致润滑油污染,加剧运动部件磨损,严重时堵塞油路。
冷却系统清洁:
风冷机组: 定期(如每季度或根据散热情况)用压缩空气或软毛刷清理散热器翅片间的灰尘、絮状物。避免使用高压水直冲,防止翅片倒伏。
水冷机组: 定期检查冷却水水质,按厂家要求添加水处理剂。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清洗水冷换热器内部水垢。
重要性: 冷却效率下降是空压机高温故障的主要原因,严重影响设备可靠性和寿命。
传动部件检查(皮带/联轴器):
皮带传动: 定期检查皮带张紧度(按说明书要求,通常有特定挠度值)和磨损情况。多条皮带需同时更换,避免长短不一导致受力不均断裂。保持皮带轮沟槽清洁。
联轴器传动: 检查对中情况及弹性元件有无老化、损坏。
重要性: 皮带过松打滑降低效率,过紧则增加轴承负荷;磨损或断裂的皮带/损坏的联轴器会导致停机。
三、安全红线:保养中的禁区
严禁带压操作! 进行任何涉及打开机体、管路、阀门或更换滤芯、油品的操作前,必须确保机组完全停机,系统内压缩空气压力已彻底释放归零。这是保命的准则。
规范操作: 严格遵循设备操作手册和保养规程,使用正确的工具和牌号的备件(尤其是润滑油)。
安全防护: 保养时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(手套、护目镜等)。处理高温部件时注意防烫伤。
处置: 废油、废滤芯等应按照环保法规要求妥善收集处理,严禁随意倾倒。
结语
空压机组的日常保养绝非琐碎小事,而是保障设备长周期、率、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石。每一次规范的油位检查、冷凝水排放、滤芯更换,都是对设备寿命的延长,对生产安全的守护,对能源消耗的降低。将系统的日常保养知识固化为严谨的操作习惯和制度,方能真正让这台“动力心脏”持续、强劲、可靠地为生产注入不竭动力。记住:预防性维护的成本,远低于故障停机带来的损失。设备寿命延长30%的秘密,就藏在每一次细致入微的日常保养中。
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