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技术应用 > 正文

关于对上海日立公司企业文化的分析

发布日期:2013-09-10 来源: 中国压缩机网 查看次数: 106
核心提示:      上海日立让所有操作的员工,都参与到编写操作标准中来。他们首先按部门划清职责,各部门就是当然的程序文件编制责任人,编制后再拿到相关部门去讨论和会审。两个部门之间的接口部分,也是先把自己部门的要求写清楚,然后再放在一起对接,达成共识后再行编制。这样做,由于编制人本身就是操作人,因此文件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强,贯标后执行效果较好。大家反映,参与编制与不参与编制大不一样。  只有直接参与了编制的全过程,才能对文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,有一个透彻的理解,才能找准以往责任模糊不清的要点部位,把编制过
  

  上海日立让所有操作的员工,都参与到编写操作标准中来。他们首先按部门划清职责,各部门领导就是当然的程序文件编制责任人,编制后再拿到相关部门去讨论和会审。两个部门之间的接口部分,也是先把自己部门的要求写清楚,然后再放在一起对接,达成共识后再行编制。这样做,由于编制人本身就是操作人,因此文件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强,贯标后执行效果较好。大家反映,参与编制与不参与编制大不一样。

  只有直接参与了编制的全过程,才能对文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,有一个透彻的理解,才能找准以往责任模糊不清的要点部位,把编制过程当成一个自我改进、自我提高的过程,贯彻起来才会真心愿意按文件规定去做。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文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的体系,凡是有新的工作内容加人进来,相关的部门都会主动坐下来,把方法程序讨论清楚,纳人文本,再付诸实施。

  经过一年上上下下的艰苦努力,上海日立于1996年4月顺利通过了美国UL和上海SAC对150900的联合认证,建起了一套具有国际水准的质量管理体系,是行业内率先通过认证的企业。新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地保障了产品质量,缩短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差距,提高了公司整体素质。通过贯标,上海日立营造了“依法治厂”、遵章守规的良好氛围,在员工中牢固树立起现代企业管理的法制意识。

  如今,所有的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与作业指导48书,健全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,增强了以“法”治厂的力度。如:企业对洽谈采购有一套严格的程序,从小样、小批、大批到确认供货,每一步都对分供方的质量运行程序做出完备的控制,谁也无法跨越程序办事。尽管资材部门要千方百计地降低采购成本,但是质量不达标的东西,价格再便宜,也不会有人去买。因为没有质量“许可证”,采购部门即使买了进来,生产制造部门也不会用上去,财务部门也不会付款,几个环节之间都是交互制约的。这种管理机制着力于预防性,一旦发现问题,立即追溯源头,可以很快地明晰责任,有效地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。

  

网页评论共有0条评论